主页 中心简介 精准康复 康复案例 康复百科 启智动态 慈善救助 联系我们
热门搜索: 脑瘫如何改善 自闭症如何治疗

指5岁以下儿童在粗大运动、精细动作、言语理解和表达、认知、个人/社会、日常生活及活动等发育维度中,存在2个或2个以上发育维度的明显落后,是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常见原因之一。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日常
  • 概述

    指5岁以下儿童在粗大运动、精细动作、言语理解和表达、认知、个人/社会、日常生活及活动等发育维度中,存在2个或2个以上发育维度的明显落后,是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常见原因之一。暂时过渡性诊断,症状描述诊断,如符合其他疾病(脑瘫、遗传代谢病等诊断标准)就不再诊断为全面性发育障碍(GDD)。        

    病因

      特点:多兼有多种病因,相互转化,互为因果。

      1、围生期因素:胚胎期的药物或毒物至畸。

      宫内感染、宫内营养不良、宫内外缺氧窒息、新生儿期严重感染、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脑病、胆红素脑病和出生低体重等。

      2、婴幼儿期:中枢神经系统外伤和感染、铅中毒和环境感觉剥夺等。

      3、遗传性疾病:染色体病变和基因病变,尤其是一些遗传代谢病早期的主要表现。

      4、母亲不良妊娠史:多胎、妊高症、妊娠糖尿病、孕期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吸毒和酗酒等。
           

    症状

      1、具有两项或两项以上标志性发育指标明显低于同龄正常发育水平,如:“运动合并语言发育落后;运动合并认知落后;语言合并认知落后;三项均落后”。

      2、临床上有暂时性,预后不确定性特征。

      3、与遗传代谢病相关(20%)遗传缺陷病或遗传代谢病早期表现。

      4、常见共患病:癫痫10.3%、听觉障碍9.2%、先心病5.9%、抽动障碍、多动症、学习障碍等。


    就医

      1、5岁以下儿童。

      2、2个或2个以上发育指标延迟。主要在运动功能、认知功能、语言功能、交流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等有2个或2个以上指标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

      3、因年龄过小而不能完成一个标准化智力功能的系统性测试病情的严重性等级不能确切被评估。

      4、发育量表测试2个或以上能区分值低于人群值2个标准差或智力发育指数(MDI)或运动发育指数(PDI)<70分。

      5、有高危因素、脑损伤病史和母体不良妊娠史。
           

    治疗

      体能训练(PT)  是针对各种运动障碍和异常姿势进行的物理学手段治疗,也叫物理疗法,又叫神经运动发育疗法,主要训练粗大运动,抑制不正常的姿势反射,诱导正常的运动。具体包括头部的控制、肘支撑抬头、手支撑抬头、翻身、坐位平衡、立位平衡、迈步、步行和步行实用性训练。目前常用Bobath和Vojta方法,这2种是目前早期干预治疗儿童粗大运动发育迟缓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
     
      技能训练(OT)也叫作业疗法,主要训练情细动作,重点训练上肢和手的功能。通过有目的的选择作业活动,让患儿抓不同大小、质地、形状的玩具加积木、木钉、小丸等训练手的抓捏、拇示指捏、指尖捏的能力,增强其手指功能和刺激其感觉以提高患儿独立生活的技能,并为以后的职业培训工作能力。
     
      语言训练(ST) 目的是为了促进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提高患儿的交际水平。包括呼吸训练,舌部训练如舌操、发音练习,口腔按摩,听力、语言和咀嚼吞咽功能的协同矫正。
     
      感知觉发育及认知能力训练  根据婴幼儿感知、认知发育的特点,从出生到约l岁培育患儿的感知动作思维水平,训练患儿的认知能力。为患儿提供一个视、听、触觉丰富的环境,增强患儿的感受性和视察力,可以明显改善其认知功能,促进感知觉发育。视觉刺激一般采用闪烁变换的灯光和色彩鲜艳的物体刺激患儿,使其产生光觉及诱导视觉注意和追踪,让患儿记忆图片内容并复述,帮助患儿提高视觉记忆;
     
      听觉刺激的具体方法是让患儿听音乐、听儿歌、玩带有声响的玩具,模拟大自然、动物、交通工具答声音,分别在15cm处刺激患儿2-3min进行听觉分辨训练。跟据患儿具体情况发出l-5个不同的语言指令,让患儿记忆后完成相应的动作,能够促进视听、头眼、手眼协调;
     
      触觉刺激是用抚摸、拍打、按摩球、冷热水、软毛刷刺激患儿皮肤,鼓励患儿触摸温度、质地、重呈不同的物品。视、听、触觉刺激训练不仅是提高智能、建立良好情绪的重要方法,也是运动功能训练的基础。
     
      感觉统合训练  感觉统合理论是由美国南加州大学临抹心理学专家爱尔丝博士在1972年创立的,是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从环境中获得不同感觉通路的信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解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等),并
    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感觉统合训练是经过特殊设计的运动训练方法,针对儿童存在的大脑对外界信息处理不良问题进行矫治,增加感觉信息输入,尤其是前庭刺激的输入,打开通往神经交流部分的通路,从而达到改善脑功能的目的。最早用来治疗儿童学习障碍,取得了显著效果;后来被引入到孤独症、多动症等儿童的特殊教育训练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就。目前研究认为该方法对智力的康复也是有效的。
     
      中医按摩  采取推、拿、揉、技、拍、叩、捏、抹等为主的手法,以随症施术为主。整体按摩与局部按摩相结合,头颈部重在醒脑开窍提神,四肢躯干重在缓解肌张力、提高肌力。
     
      其他辅助治疗 

    愈后

      婴儿早期脑组织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即6月内大脑处干迅速生长发育阶段,神经细胞数目增加不多,主要是体积增大,树突增多、加长以及神经髓鞘形成和发育,而脑损伤也处于初级阶段,异常姿势和运动尚未固定化,如此时进行干预,给予营养脑细胞药物治疗,易使脑神经损伤修复和再生,给予足够的运动语言及感觉刺激后可促进脑细胞的发育和髓鞘的形成,发育障碍较易恢复。        

    日常

    早发现、早治疗

    早期干预的概念  是针对儿童早期发育相关问题进行的有目的、有组织的干预活动,是预防或降低儿童各类残疾的重要手段。在临床症状出现前,进行超早期干预是减轻残疾障碍的关键。

     

    早期干预的分类  主要分为预防性干预和治疗性干预两类,前者主要针对导致儿童不良发育的高危因素进行的干预,后者则是通过早期识别、评估发育残疾或迟缓而进行的与医疗、康复有关的干预。

     

    早期干预的对象  不仅仅局限于发育迟缓儿童,还应该包括对他的家庭和养育人的健康教育及养育、干预技能的培训。

     

    早期干预的模式  群体预防和个体干预相结合是最大限度减低发育迟缓儿童的工作模式。对于儿童家庭的干预,是达到预防残疾的关键。

     

    早期干预的方法  由于儿童全面发育迟缓的病因复杂,干预内容涉及领域多、专业性强,故方法也多样。

    恭喜又一名全面性发育迟缓宝宝毕业了!

    恭喜又一名全面性发育迟缓宝宝毕业了!

    2025-01-09

    全面性发育迟缓宝宝可以独立行走了,加油宝贝!

    全面性发育迟缓宝宝可以独立行走了,加油宝贝!

    2021-03-29

    治好中枢性协调障碍并不难,关键是要选择正确的康复机构

    治好中枢性协调障碍并不难,关键是要选择正确的康复机构

    2020-07-31

    走路异常姿势有希望改善吗?左侧偏瘫的患儿用实例告诉你

    走路异常姿势有希望改善吗?左侧偏瘫的患儿用实例告诉你

    2020-07-31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日常
  • 概述

    指5岁以下儿童在粗大运动、精细动作、言语理解和表达、认知、个人/社会、日常生活及活动等发育维度中,存在2个或2个以上发育维度的明显落后,是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常见原因之一。暂时过渡性诊断,症状描述诊断,如符合其他疾病(脑瘫、遗传代谢病等诊断标准)就不再诊断为全面性发育障碍(GDD)。        

    病因

      特点:多兼有多种病因,相互转化,互为因果。

      1、围生期因素:胚胎期的药物或毒物至畸。

      宫内感染、宫内营养不良、宫内外缺氧窒息、新生儿期严重感染、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脑病、胆红素脑病和出生低体重等。

      2、婴幼儿期:中枢神经系统外伤和感染、铅中毒和环境感觉剥夺等。

      3、遗传性疾病:染色体病变和基因病变,尤其是一些遗传代谢病早期的主要表现。

      4、母亲不良妊娠史:多胎、妊高症、妊娠糖尿病、孕期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吸毒和酗酒等。
           

    症状

      1、具有两项或两项以上标志性发育指标明显低于同龄正常发育水平,如:&ldquo;运动合并语言发育落后;运动合并认知落后;语言合并认知落后;三项均落后&rdquo;。

      2、临床上有暂时性,预后不确定性特征。

      3、与遗传代谢病相关(20%)遗传缺陷病或遗传代谢病早期表现。

      4、常见共患病:癫痫10.3%、听觉障碍9.2%、先心病5.9%、抽动障碍、多动症、学习障碍等。


    症状

      1、具有两项或两项以上标志性发育指标明显低于同龄正常发育水平,如:&ldquo;运动合并语言发育落后;运动合并认知落后;语言合并认知落后;三项均落后&rdquo;。

      2、临床上有暂时性,预后不确定性特征。

      3、与遗传代谢病相关(20%)遗传缺陷病或遗传代谢病早期表现。

      4、常见共患病:癫痫10.3%、听觉障碍9.2%、先心病5.9%、抽动障碍、多动症、学习障碍等。


    就医

      1、5岁以下儿童。

      2、2个或2个以上发育指标延迟。主要在运动功能、认知功能、语言功能、交流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等有2个或2个以上指标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

      3、因年龄过小而不能完成一个标准化智力功能的系统性测试病情的严重性等级不能确切被评估。

      4、发育量表测试2个或以上能区分值低于人群值2个标准差或智力发育指数(MDI)或运动发育指数(PDI)<70分。

      5、有高危因素、脑损伤病史和母体不良妊娠史。
           

    治疗

      体能训练(PT)  是针对各种运动障碍和异常姿势进行的物理学手段治疗,也叫物理疗法,又叫神经运动发育疗法,主要训练粗大运动,抑制不正常的姿势反射,诱导正常的运动。具体包括头部的控制、肘支撑抬头、手支撑抬头、翻身、坐位平衡、立位平衡、迈步、步行和步行实用性训练。目前常用Bobath和Vojta方法,这2种是目前早期干预治疗儿童粗大运动发育迟缓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
     
      技能训练(OT)也叫作业疗法,主要训练情细动作,重点训练上肢和手的功能。通过有目的的选择作业活动,让患儿抓不同大小、质地、形状的玩具加积木、木钉、小丸等训练手的抓捏、拇示指捏、指尖捏的能力,增强其手指功能和刺激其感觉以提高患儿独立生活的技能,并为以后的职业培训工作能力。
     
      语言训练(ST) 目的是为了促进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提高患儿的交际水平。包括呼吸训练,舌部训练如舌操、发音练习,口腔按摩,听力、语言和咀嚼吞咽功能的协同矫正。
     
      感知觉发育及认知能力训练  根据婴幼儿感知、认知发育的特点,从出生到约l岁培育患儿的感知动作思维水平,训练患儿的认知能力。为患儿提供一个视、听、触觉丰富的环境,增强患儿的感受性和视察力,可以明显改善其认知功能,促进感知觉发育。视觉刺激一般采用闪烁变换的灯光和色彩鲜艳的物体刺激患儿,使其产生光觉及诱导视觉注意和追踪,让患儿记忆图片内容并复述,帮助患儿提高视觉记忆;
     
      听觉刺激的具体方法是让患儿听音乐、听儿歌、玩带有声响的玩具,模拟大自然、动物、交通工具答声音,分别在15cm处刺激患儿2-3min进行听觉分辨训练。跟据患儿具体情况发出l-5个不同的语言指令,让患儿记忆后完成相应的动作,能够促进视听、头眼、手眼协调;
     
      触觉刺激是用抚摸、拍打、按摩球、冷热水、软毛刷刺激患儿皮肤,鼓励患儿触摸温度、质地、重呈不同的物品。视、听、触觉刺激训练不仅是提高智能、建立良好情绪的重要方法,也是运动功能训练的基础。
     
      感觉统合训练  感觉统合理论是由美国南加州大学临抹心理学专家爱尔丝博士在1972年创立的,是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从环境中获得不同感觉通路的信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解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等),并
    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感觉统合训练是经过特殊设计的运动训练方法,针对儿童存在的大脑对外界信息处理不良问题进行矫治,增加感觉信息输入,尤其是前庭刺激的输入,打开通往神经交流部分的通路,从而达到改善脑功能的目的。最早用来治疗儿童学习障碍,取得了显著效果;后来被引入到孤独症、多动症等儿童的特殊教育训练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就。目前研究认为该方法对智力的康复也是有效的。
     
      中医按摩  采取推、拿、揉、技、拍、叩、捏、抹等为主的手法,以随症施术为主。整体按摩与局部按摩相结合,头颈部重在醒脑开窍提神,四肢躯干重在缓解肌张力、提高肌力。
     
      其他辅助治疗 

    愈后

      婴儿早期脑组织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即6月内大脑处干迅速生长发育阶段,神经细胞数目增加不多,主要是体积增大,树突增多、加长以及神经髓鞘形成和发育,而脑损伤也处于初级阶段,异常姿势和运动尚未固定化,如此时进行干预,给予营养脑细胞药物治疗,易使脑神经损伤修复和再生,给予足够的运动语言及感觉刺激后可促进脑细胞的发育和髓鞘的形成,发育障碍较易恢复。        

    日常

    早发现、早治疗

    早期干预的概念  是针对儿童早期发育相关问题进行的有目的、有组织的干预活动,是预防或降低儿童各类残疾的重要手段。在临床症状出现前,进行超早期干预是减轻残疾障碍的关键。

     

    早期干预的分类  主要分为预防性干预和治疗性干预两类,前者主要针对导致儿童不良发育的高危因素进行的干预,后者则是通过早期识别、评估发育残疾或迟缓而进行的与医疗、康复有关的干预。

     

    早期干预的对象  不仅仅局限于发育迟缓儿童,还应该包括对他的家庭和养育人的健康教育及养育、干预技能的培训。

     

    早期干预的模式  群体预防和个体干预相结合是最大限度减低发育迟缓儿童的工作模式。对于儿童家庭的干预,是达到预防残疾的关键。

     

    早期干预的方法  由于儿童全面发育迟缓的病因复杂,干预内容涉及领域多、专业性强,故方法也多样。

    关于我们

    中心介绍

    领导关怀

    康复案例

    新闻动态

  • 缺血缺氧性脑病/

  • 脑炎后遗症/

  • 语言、认知发育迟缓/

  • 语言、认知发育迟缓/

  • 全面性发育障碍/

  • 新华启智 微信公众号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70号-5

    咨询电话:0311-83657089  


    QQ咨询:3122399642


    康复中心地址:石家庄市友谊北大街111号4楼新华启智儿童康复中心(友谊北大街与新华路交口北行300米路东中国光大银行楼上4楼)


    乘车路线:市内乘9路、29路、38路、58路、62路、314路、326路,友谊公园(公交站)下车沿友谊北大街北行300米路东中国光大银行4楼

    服务热线

    0311-83657089

    微信服务号

    咨询电话:0311-83657089  QQ咨询:3122399642

    康复中心地址:石家庄市友谊北大街111号4楼新华启智儿童康复中心(友谊北大街与新华路交口北行300米路东中国光大银行楼上4楼)

    乘车路线:市内乘9路、29路、38路、58路、62路、314路、326路,友谊公园(公交站)下车沿友谊北大街北行300米路东中国光大银行4楼

    咨询电话:0311-83657089